冬季除了老年人谨防血管痉挛!年轻人也别忽视心脏保健,10大护心饮食大公开!



监制 /吴江   编辑 /平门   校对 /项娇
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02篇健康推文
冬季为心血管疾病好发季节,天冷血管容易收缩,而气温骤降易使血管「抽筋」发生痉挛,若忽视恐怕还会演变为心肌梗塞。
到了冬季胸闷、喘和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病人的确变多,而当血管受到压力、天气等变化时,血管平滑肌受到刺激会导致收缩的状况,发生血管痉挛。50%以上心血管痉挛发生于右冠状动脉,其次是左前降支,最后是左后回旋支,而不只老年人,年轻人也须重视血管痉挛的问题,「心血管痉挛好发族群的年龄层偏低,通常介于 40 至 70 岁之间。」
发生心绞痛没有舌下含片时 可喝温热水、轻微咳嗽助缓解
此外,无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都有可能会发生血管痉挛,专家指出,心血管痉挛和心血管阻塞所产生的症状几乎完全一样,例如胸闷胸痛、喘、心悸、冒冷汗、严重时会晕厥。

血管痉挛引起的症状大部分于休息(非运动)时发生,若未积极处理,有可能产生不稳定心绞痛、心肌梗塞、晕厥以及心衰竭,面对冬季到来,心脏保健应注意几点:
维持充足的睡眠及运动习惯、避免熬夜
维持清淡饮食,少淀粉、少油、少盐、少甜清淡饮食,有心血管疾病者应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取。
当因心血管问题引起心绞痛时,如果手边没有舌下含片(硝化甘油),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或深呼吸、喝点温或热开水、做吞咽动作或轻微咳嗽动作等,「有时这些动作 (Valsalva maneuver) 可以帮忙缓解心绞痛,但若做了几次无效时,请务必就医。」
保护心脏的 10 大饮食法
随着饮食西化,心血管疾病有年轻化趋势,想要守护心脏健康,就要从饮食开始趋吉避凶,千万别仗势自己还有本钱挥霍,而忽略饮食的重要性,要保护心脏可参考以下 10 大饮食法。保持良好的体态
过重和肥胖都会加重心脏负担,提高心衰竭风险。
多吃蔬菜、水果每天吃各种不同颜色书蔬果,含有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,有益心脏健康。减少糖分摄取过量的精致糖摄取会引起慢性发炎反应,容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
少吃高盐食物
太重咸会引起高血压,导致心衰竭、中风机率增加。
多吃全谷类食物
避开精致的碳水化合物,包括面包、早餐麦片、蛋糕、饼干等。以植物性饮食为基础尽量选择豆类、坚果种子类食物,对心脏健康最有帮助。
选择优质蛋白质
从鱼、海鲜、瘦肉、低脂乳制品等食物来获取蛋白质。

用好的食用油选择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,取代饱和脂肪高的猪油、或棕榈油。限制加工食物摄取通常含有大量的糖、盐、饱和脂肪酸,与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脏病发生率有关。避免过度饮酒酒精容易使血压不稳,无论男女都应该要控制摄取量,男性每日不超过 2 杯; 女性每日不超过 1 杯。另外,许多上班族常常在外就餐,多数的家庭没空在家煮饭而选择外出就餐,一日三餐,餐餐在外解决,在此也提供一些外食饮食方向,帮助守护心脏健康:
传统早餐店:避开培根、火腿、热狗等过度调味的加工肉类。
一般餐厅:点餐时,优先选择菜单上标注为低热量、低钠或清淡的选项。
自助餐:夹取菜餚时,尽量夹上层并沥干汤汁,就能减少钠、油脂摄取,也可以多选择蒸、煮、烤、凉拌等烹调方式的菜色。
火锅:汤底往往含有高油、高钠、高嘌呤,尽量要少喝汤,边煮可以边捞去浮油,加汤最好以白开水为主,才能避免越煮越咸。配菜的部分减少加工类菜品,换成新鲜盘菜会更好。

版权声明:本文为奈普格原创内容,欢迎转发朋友圈,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“本文来源于【奈普格】(ID:NPG_China)。


免责声明: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(非诊疗服务),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;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,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来都来了,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「赞」和「在看」再走嘛~~~

到顶部